南市城垣興建300年大北門外中樓仔光陰故事
記者/ 王榮輝,台南報導 日期/ 2025-04-10

圖:南市城垣興建300年大北門外中樓仔今日辦理光陰故事(記者王榮輝攝)
【記者王榮輝/台南報導】「藝術能改變環境、美化人心」這句話在北區中樓社區居民的耳裡,一點也不假!尤其社區裡又有個「藝」人里長楊政衡,善用自身的藝術專業,帶領居民自109年申請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社區營造計畫迄今不斷啟動各式藝術計畫擾動中樓社區居民,今年適逢城垣興建300年,位在大北門外的中樓社區,於4月10日辦理「大北門外中樓仔光陰故事」,邀請耆老現場用台語來「話」當年,將這些年透過社造創作的九宮格油畫、在地傳說大神龜故事改編的皮影戲、以及社區媽媽帶來的「小放牛」舞蹈表演,讓民眾了解、認識中樓仔在時光的推演下,依然藉由社造計畫,持續綻放獨特光彩。
里長楊政衡表示,中樓為早期大北門外的「三分子」舊聚落之一,在歷史的時間軸中不斷堆疊交融與翻新,為了展現每個時期社區居民的生活風貌、文化樣貌及社會關係,計劃在城垣興建300年之際,還原大北門城外中樓仔的歲月,推廣地方文化與傳統藝術的傳承。預計探訪在地流傳的故事,邀請地方仕紳耆老等長者,用最熟悉的母語—臺語、以座談會方式分享相關趣聞,藉此設計關於中樓仔的地方故事,再以傳統的皮影戲或布袋戲為媒介將在地故事傳揚給下一代的中樓人。
北區區長潘寶淑表示,楊政衡里長除了是一位熱心公益的里長外,也有著相當深厚的藝術功力,致力於保存中樓里的故事也希望藉由故事蒐集,探訪在地耆老,拉出關懷照顧的點線面;並透過里長的繪畫長才開班授課、舉辦活動來凝聚里內的向心力。
文化局也表示,中樓社區從109年申請社造計畫以來,便致力把社區最引以為傲的藝術資源與能量,透過故事、文化、景點轉化成各式藝術素材方式保留下來,提高居民對於整體社區營造計畫參與感,例如:邀請轄區內耆老述說50-70年代社區故事、帶領里民踏查中樓社區三分子的遺跡及各處秘境;去年(113年)更以在地傳說故事—大神龜為主題劇本,號召在地民眾學習皮影戲藝術創作之餘,還把故事搬上社造成果展,引發民眾關注。
4月10日當天里長決定以表演的方式取代傳統的共識會議,帶領大家創造「城垣興建300年」下關於中樓的相關故事,活絡在地里民感情,挖掘更多「府城外」的趣聞軼事。包含有油畫展示、在地故事「神龜的故事」皮影戲及「小放牛」舞蹈表演,讓里民在輕鬆有趣的氣氛中發揮想像力提出更有吸引力的計畫凝聚向心力。